2025-07-25 23:40:45
7月25日,首創證券公告稱計劃發行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旨在提高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目前A股市場有42家上市券商,其中13家為“A+H”上市。首創證券此舉與港股市場近期融資熱度攀升密切相關,2025年以來港股市場股權融資總額大幅增長。首創證券于2022年12月登陸上交所,資本規模不大,2024年業績創歷史新高,但2025年一季度出現下滑。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彭水萍
券商再融資又有新的大動作!
7月25日,首創證券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的相關議案。
首創證券表示,公司將充分考慮現有股東的利益和境內外資本市場的情況,在股東會決議有效期內(即自公司股東會通過之日起24 個月或自動或經另行同意延長的其他期限)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本次發行上市,以進一步提高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整合國際資源,提升國際影響力。
不過,首創證券表示,目前正積極推進本次發行上市相關工作,除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的相關議案外,其他關于本次發行上市的具體細節尚未最終確定,因此特別提醒投資者注意,本次發行上市能否通過審議、備案和審核程序并最終實施具有重大不確定性。
目前,A股市場共有42家上市券商,其中有13家實現了“A+H”上市,它們分別是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國銀河、華泰證券、國泰海通、廣發證券、東方證券、光大證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中原證券、國聯民生、招商證券。
首創證券提出H股上市議案,與港股市場近期的火爆密切相關。
2025 年以來,港股市場融資熱度持續攀升,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港股市場股權融資總額已達2916.41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288.75%。蜜雪冰城、寧德時代、恒瑞醫藥等優質企業赴港上市,不僅為港股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也進一步提振了市場情緒。
港股券商板塊近期表現也異常強勁。短期異動方面,6月25日,國泰君安國際因虛擬資產牌照消息而大漲近200%。中期趨勢來看,中國銀河、東方證券等H股今年上漲超過60%,充分說明了市場對中資券商在港股市場發展前景的認可和樂觀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中資券商借助港股市場走強的東風完成融資、充實資本金早有先例。如中國銀河走的是“先H后A”的上市路徑。2013年,中國銀河成功完成了H股IPO;2015年上半年在港股市場活躍度較高階段,又以非公開發行新股方式向不多于10家機構定向發行H股,募資近200億元。兩次港股融資對中國銀河的戰略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1月,中國銀河才完成了A股IPO,成為當時第九家“A+H”上市券商。
再看首創證券。2022年12月22日,首創證券正式登陸上交所,融資約19.32億元。東方財富Choice金融數據顯示,即使經過了A股IPO,首創證券資本規模仍然不大。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32.29億元,行業排名第54位。
而在凈資本較小的背景下,首創證券的業績也表現出一定的波動性。2024年,首創證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創歷史新高。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18億元,同比增長25.49%;實現歸母凈利潤9.85億元,同比增長40.49%。但2025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出現下滑,當期實現營業收入4.32億元,同比下滑23.34%;實現凈利潤1.51億元,同比下滑31.42%。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發布擬H股上市的提示性公告的同時,首創證券亦披露,已聘請安永香港為H股上市審計機構。另外,公司還提醒,本次發行上市將根據相關規定以及中國香港法律對在中國境內注冊成立的發行人在香港發行股票并上市的有關規定等相關規定進行,并需要取得中國證監會、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等相關政府機構、監管機構的批準、核準或備案。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6255685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