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國家能源局答每經問:上半年綠證交易規模實現翻倍,交易價格逐步回歸合理

          2025-07-31 15:40:38

          7月31日,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半年能源形勢及綠證市場情況。當前,我國綠證交易價格逐步回歸合理,上半年均價5元/個,6月達6.5元/個,較今年最低價增長4.4倍。上半年綠證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18倍,核發綠證13.71億個,其中分布式發電項目核發8927萬個。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取得新進展,跨經營區常態化交易機制取得突破,區域電力市場建設邁上新臺階,省級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加速。截至6月底,全國電力市場經營主體數量同比增長23.8%。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7月31日,國家能源局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半年全國能源形勢、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迎峰度夏電力保供等有關情況,同時發布了《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報告(2025)》。

          近期綠證的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上半年中國綠證市場的情況如何?另外,近年來我國分布式能源快速發展,用能企業通過分布式自發自用方式滿足綠色用能需求趨勢明顯,國家能源局在分布式發電項目綠證核發方面有哪些舉措?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現場提問。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潘慧敏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問題時表示,我國綠證交易價格逐步回歸合理。今年4月份以來,我國綠證市場建設不斷提速,推動各方對綠證需求快速增長,綠證價格穩步回升,2025年綠證上半年均價5元/個,6月份均價達到6.5元/個,較今年最低價增長4.4倍,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環境價值逐步回歸合理。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今年上半年綠證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18倍

          潘慧敏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上半年,國家能源局從供需兩端持續發力,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

          在供給端,國家能源局繼續深化綠證核發全覆蓋,完善電量歸集報送機制,加強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技術支撐,不斷提升綠證核發效率和質量。健全綠證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實現綠證核銷機制落地,進一步強化綠證的權威性和唯一性。

          在需求端,著力拓展綠證的應用場景,穩步推進綠證強制消費,對更多重點用能行業提出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并使用綠證核算。積極引導綠證自愿消費,舉辦“綠證走進粵港澳大灣區”“綠證走進長三角”等一系列活動,綠色電力消費理念日漸深入人心。

          潘慧敏表示,當前綠證市場供給充足。今年上半年,全國共計核發綠證13.71億個,其中可交易綠證9.58億個,同比增長1.49倍,云南省、內蒙古自治區和四川省綠證核發數量均超過1億個。

          與此同時,交易規模實現翻倍。今年上半年,全國共計交易綠證3.48億個,同比增長1.18倍,其中單獨交易綠證2.42億個、綠色電力交易對應綠證1.07億個。

          此外,交易價格逐步回歸合理。今年4月份以來,我國綠證市場建設不斷提速,綠證市場活力不斷激發,特別是國際可再生能源電力自愿消費倡議組織(RE100)全面認可中國綠證,推動各方對綠證需求快速增長,綠證價格穩步回升。2025年綠證上半年均價5元/個,6月份均價達到6.5元/個,較今年最低價增長4.4倍,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環境價值逐步回歸合理。

          對于分布式發電項目綠證核發情況,潘慧敏表示,2023年以來,國家能源局在做好集中式發電項目綠證核發的基礎上,積極有序推進分布式發電項目的綠證核發。截至今年6月底,核發分布式發電項目綠證8927萬個,取得階段性成果。

          “但分布式發電項目數量巨大,核發覆蓋率仍有待提高。為統籌做好分布式發電項目綠證核發,國家能源局按照先行先試、分步實施原則,今年在浙江、河南、廣東三個省探索開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綠證核發工作,為后續全國推廣提供經驗借鑒。”潘慧敏表示。

          截至6月底電力市場經營主體數量同比增長23.8%

          2025年是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實施十周年的關鍵節點,也是全國統一電力市場計劃初步建成之年,目前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進展成效如何?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張星表示,今年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進一步提質增速,取得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集中體現為“四個新”。

          首先是跨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取得新突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建立協同工作機制,指導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組建工作專班,編制形成跨經營區常態化交易機制方案,并于7月1日聯合批復,推動跨電網交易常態化開市。

          其次,區域電力市場建設邁上新臺階。南方區域電力市場于今年6月28日成功轉入連續結算試運行,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實現多省區電力資源統一優化配置,是全球集中統一出清電量規模最大的電力市場,對于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打破省間壁壘具有重要意義。長三角電力市場創新探索省市間抽蓄、綠電交易機制,在6月成立了市場管理委員會,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貢獻力量。 

          另外,省級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實現新加速。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的通知》,對全年現貨市場建設作出系統安排,各地也形成了階梯式、加快推進的良好態勢。其中,蒙西、湖北連續試運行一年以上,在經歷新能源大發、極端天氣等多場景考驗后,分別于2月、6月轉入正式運行。陜西、安徽、遼寧、河北南網已進入連續結算試運行。

          最后,是電力市場基礎規則獲得新成果。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基本規則》《電力市場計量結算基本規則》,這意味著涵蓋電力市場各品種各環節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1+6”基礎規則體系初步建設完成。

          張星還透露,2025年上半年,全國電力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市場化交易電量規模和市場主體數量延續穩步增長態勢。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完成市場交易電量2.9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

          “截至6月底,全國電力市場經營主體數量97.3萬家,同比增長23.8%,其中發電企業3.7萬家,電力用戶93.1萬家,售電公司4366家。”張星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周逸斐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 日本久久在精品线影院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动漫传媒国产日韩 | 日本亚洲韩中文字幕 | 在线中出中文字幕 |